刘国正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2发布时间:2024-10-08浏览次数:11

暨体青年π | 刘国正:拿国奖,发SCI,他用实力证明体育生也可以是学霸!

学业成绩专业第一

获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


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

以第一作者身份于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发表墙报1



积极参与各项研究项目

国家攀岩队实习

参与备战杭州亚运会科研工作

参与广东省速度能力研究重点实验室、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的相关工作


他就是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

2022级体育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国正


专业第一认真的做事态度成为习惯

 本科期间,刘国正是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班长、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并且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研究生期间,刘国正学业成绩排名本专业第一,更是拿下各项奖学金。在分享学习经验时他说道:“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一门课就态度差点,而是应该每一门课都争取做得好一点。”认真的态度是他成为“学霸”的关键。刘国正表示他的导师覃飞副教授对自己影响深远,导师对待科研认真、严谨的态度时刻感染着他,成为他学习的榜样。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刘国正都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认真”更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在聊到兴趣时,刘国正表示,兴趣是起点,但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对待,坚持做好。当对某一个运动项目感兴趣时,他就会去尝试,同时也会追求至善至美。另外,刘国正提到,做好自我规划也十分重要。“事实上,研究生时间是很紧迫的,要把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就业的时间安排好。”而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规划,能合理安排好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将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


踏实求索跬步终成千里

 “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点一滴去积累的,是从一件一件的事情中做出来的。”刘国正在他的体育之路上,踏实求索,步履不辍,始终保持昂扬的奋进姿态。本科也于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就读的他,从大三开始就跟着导师,和师兄共同完成了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并且将实验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最后论文也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上发表。在工作方面,刘国正也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心对待每一份实习工作。20237-10月,刘国正以科研教练的身份服务于国家攀岩队,参与队伍备战杭州亚运会的科研工作,为奋战在赛场上的运动员提供科研保障。在队伍中他主要负责营养品的管理、运动负荷监控、水合状态监控与提供个性化补液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刘国正接触了运动科学,有了更加科学的运动理念,这有利于提高其未来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目前刘国正也参与到广东省速度能力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进校园活动当中。刘国正表示很荣幸加入到苏炳添教授的团队,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他也始终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将工作做好,为青少年短跑运动选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刘国正也表示苏炳添教授对于田径事业的热爱以及逐梦赛场、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始终激励着自己,引领着他逐梦的脚步。“厚积而薄发”,刘国正谈到,在这些工作经历中,他能够不断地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对于未来从事教育事业很有益处。


源于热爱成为体育教师的理想从未改变


 关于职业规划,他直言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理想。在高中时,对运动的热爱使他毅然地选择了体育赛道,通过体育统考进入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在暨大的系统学习里,刘国正更加坚定了最初学习体育的想法,同时也在实践中感受到教育的意义。他在少儿体能或篮球教育实践中看到学生训练进步时,感受到了成就感与获得感,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成为一名体育教师的理想。

 心之所向,得偿所愿。经过不断地积累与沉淀,刘国正已经通过了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的教师招聘考试。“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多多尝试,总结失败的经验,知不足而奋进;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抓住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等机会提升自己,为之后从事体育教育行业积累经验。

 山有峰顶,海有彼岸。大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于刘国正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激励。对于未来,他将把认真的态度带到体育教育事业当中,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做好一名教师的“育人”工作。

 文| 陈艺铭

 初审| 李钰莹、鲁青霞

 复审| 张鹏、孟祥磊

 终审| 马洁




关闭